12月28日,北京一家区块链技术开发公司负责人表示,“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系统Demo或
有望在明年推出。”该负责人所在的公司参与了有关区块链研究的外部咨询。
据21世纪经济报道12月29日消息,“从试点步骤来看,票据领域试点成功之后,才会推广至货
币领域。而且,即便应用到了货币领域,也会在小范围内试点,再慢慢扩大应用范围。”北京某区
块链技术开发公司负责人称。
当天,南方一家区块链公司负责人也表示,“阶段性结果有望出来了。不过,现在的版本将来
还会不断升级,这个也不会是最终版本。”
此外,上海一家区块链技术科技公司负责人也称,“当前,区块链技术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北
京,杭州有一些理论研究。我们也得到消息,春节左右可能会有新的进展,对行业而言是一个大进
步。”
可见,数字货币研究的进度正在加快。此前,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方案已完成两轮修
订。
这是继 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,首次表明发行数字货币这一战略目
标和国家及央行今年7月通过启动数字货币专项课题、11月公开发布专业人员招募信息等系列措施持
续推进央行数字货币落地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。
前述北京的区块链技术开发公司负责人指出,“现在,央行关注的是要怎样落地,需要解决哪
些问题,尤其是安全方面的问题。这是摆在第一位的任务。此前,央行有关部门也与一些安全分包
公司进行了多轮探讨。”
此前,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撰文表示,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运行框架倾向于“中央银行-商业银
行”二元模式,亦即:中央银行负责数字货币的发行与验证监测,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申请到数字
货币后,直接面向社会,负责提供数字货币流通服务与应用生态体系构建服务。
当天,前述北京区块链技术开发公司负责人称,直属央行的数字货币研究所也已于今年12月正
式成立,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备组组长姚前担任所长。
早在今年1月,央行也进一步明确发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目标,做好关键技术攻关,研究数字货币
的多场景应用,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。
鉴于数字货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,估计会率先在一些数字货币联盟或者是一些特定的领域
先行试点,然后再推向大众。” 前述北京的区块链技术开发公司负责人如是说。
据了解,央行数字货币或将率先在票据领域试点。以数字票据为例,其清算过程无需中介也无
需背书,作为数字货币先行者一旦率先落地,将大幅增加企业划款的及时性,降低企业对商业票据
的确认、清算、结算成本,增加流通效率。
“从试点步骤来看,或会采用在票据领域试点成功之后,才会推广至货币领域。而且,即便应
用到了货币领域的路径,也会在小范围内试点,再慢慢扩大应用范围。” 前述北京区块链技术开发
公司负责人称。
此外,上述北京区块链技术开发公司负责人称,从法律层面来看,央行已经在多方面着手进行
考虑了。具体来讲,央行数字货币具有四个特性和三个“不可”。四个特性中,一是可流通、二是
可存储、三是可离线交易、四是可控匿名。此外,三个“不可”中,一是不可伪造、二是不可篡
改、三是不可重复交易。
当中,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,数字货币可以进行离线交易。“将来数字货币在智能终端可以做
到离线交易。对此,央行已经在机制上作出上述明确安排。”对此,该人士称。
而可控匿名就是数字货币在央行后台全是实名制,即后台每一个人的身份证件都是实名,但在
前台转账时可以匿名。“央行拿到这些实名信息的主要目的不是窥探个人隐私,主要目的是用于风
控。大数据风控很有必要。”该人士如是说。
中国证券网
携手金鼎轩,共享财富盛宴
金鼎团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