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日的特斯拉一季度全体会议上,马斯克透露,人形机器人擎天柱(Optimus)已在弗里蒙特
工厂的试产线上完成制造,今年将进入试生产阶段。
特斯拉今年目标生产5000台Optimus,且已订购的零部件足够支撑今年生产10000-12000台,
2026年目标是生产50000台Optimus。
相较于1月给出的Optimus产能指引,马斯克这次透露的数据更为精确。1月9日他曾在CES展会上
表示,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(擎天柱),初期这些机器人将在特斯拉
工厂内测试。“如果一切顺利,我们明年(2026年)计划将产量提高至(2025年的)10倍,也就是
大约5万-10万台;后年将进一步提高至10倍,也就是50万台起。”
“人形机器人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,人人都会想要拥有至少一个机器人……除非有人藏了
什么(先进技术),否则我敢说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精细的机器人,手部有22个自由度,看起来
就像人类的手。”
量产还未正式铺开,马斯克就已经开始设想未来进一步拓宽擎天柱的应用场景——除了“进厂
打工”,还要“上天”。
当地时间3月15日他宣布,SpaceX重型运载火箭“星舰”(Starship)将于2026年底搭载特斯拉
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前往火星。如果这次登陆任务顺利进行,载人火星任务有望在2029年启动,但
更可能在2031年实现。
不过,马斯克在当地时间1月7日画的“饼”似乎已经落空:彼时他透露,“未来几周内,我们
就可能会更新Optimus(人形机器人擎天柱),它的进展非常顺利,团队做得很棒。”
国信证券3月15日报告认为,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节奏逐步清晰,叠加海内外相关巨
头的持续布局(Figure、英伟达、华为、宇树、智元等),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加速落地,2025年
有望成为行业爆发的起点,看好人形机器人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机遇。
文章来源:科创板日报
免责声明:本网站资讯采集于网络、报纸、杂志等其它媒体,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,请告知我方,本站将立即删除。文章中所涉及个股均不构成投资建议,风险自负!
携手金鼎轩,共享财富盛宴
金鼎团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