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格投资者认定

      根据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:“私募基金管理人、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,不得通过报刊、电台、电视、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、报告会、分析会和布告、传单、手机短信、微信、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,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。”
      湖北金鼎轩投资遵循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,只能向特定的“合格投资者”宣传和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。根据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管理办法》第三章第十二条规定:“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,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 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:
(一)净资产不低于1000 万元的单位;
(二)金融资产不低于300 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 万元的个人。
      如果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"合格投资者",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,请勾选“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”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。如您无法确认是一名“合格投资者”,请退出。
      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,并不构成广告或销售要约,或买入任何证券、基金或其它投资工具的建议,也不代表所介绍产品承诺保证最低收益,相关人员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所介绍产品未来运作的实际效果,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。投资者应仔细审阅相关金融产品的合同文件等以了解其风险因素,或寻求专业的投资顾问的建议。

我已阅读并接受此认定书


登陆遇到问题?忘记密码?请咨询相关工作人员


  尊敬的金鼎会员你好,为了更加方便的登录,登录方式发生了变化,请使用您预留的姓名和证件号登录。


12-30 2024
15

电动车百人会张永伟: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1500万辆

  “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200万辆左右,其中国内市场2600万辆左右,增速约为3%。乐观

估计,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约1650万辆(含出口),增速接近30%,渗透率超过50%;其中

国内市场有望达到1500万辆,渗透率超过55%。”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12月

30日表示。

  乘联会数据显示,今年1-11月,新能源乘用车批发合计1071.6万辆,同比增长38.1%,年内销售

首次突破1000万辆关口。今年下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月度零售渗透率持续突破50%。随着新能源车

渗透率的提高,市场结构也发生了变化。

  过去中低端和高端车型新能源车渗透率较高,目前经济型新能源车逐渐成为主流。东吴证券发

布的一份研报显示,从不同价格地带来看,今年1月-10月,20万~30万元新能源车渗透率最高为

54%,其次是5万~10万元(渗透率51%)、10万~15万元(渗透率43%)。

  从纯电领域来看,今年20万~30万电动车产品扎堆上市,包括极氪007、小米SU7等纯电动轿

车。在20万~30万纯电轿车市场中,特斯拉Model 3市场地位稳固,比亚迪汉EV也占据了一定市场,

其他品牌虽然也有所布局,但整体来看销量较低。极氪CEO安聪慧去年末在极氪007发布会上表示,

进入电动时代后,轿车的进化速度明显落后于SUV和MPV。特别是20万元以上的纯电轿车,卖得最好

的还是一款发布了近8年的老车(特斯拉Model 3)。在这一细分市场,价格是核心竞争力之一。比

如,比亚迪汉EV在3月份降价后销量快速增长。今年11月,比亚迪汉销量为2.8万辆,在中大型轿车

市场中排名第二,仅次于特斯拉Model 3(2.9万辆)。

  混动车型 20万~30万元的渗透率也在快速增长,上述研报显示,今年前10月,价格区间为 10

万~15 万元的混动乘用车渗透率为 23.6%,价格区间为 20万~30 万元的混动乘用车渗透率为

40.9%,相较于2023 年相应价格区间的混动乘用车渗透率,均提升了 16.6个百分点。 其中 10万~

15 万元/20万~30万元的混动乘用车渗透率的大幅提升分别受益比亚迪降价,理想L6与问界M7拉

动。

  此外,比亚迪虽然继续一家独大,但广汽、奇瑞、吉利、问界、理想等多家车企新能源销量也

呈快速增长趋势。不过,从盈利情况来看,多数新能源车企处于亏损状态,目前仅有比亚迪、特斯

拉、理想汽车实现了盈利。

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曾表示,有些企业急功近利,把价格压得极低,导致行业整

体价格的下移。目前价格竞争异常激烈,汽车行业利润率较低,但是汽车行业却是一个需要高投入

的行业,过低的利润将影响整个行业的研发和创新。

  张永伟认为,汽车是一个长周期的行业。虽然目前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仍然处于投入期,很难

实现盈利,但是再过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进入盈利周期。




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章来源:第一财经


免责声明:本网站资讯采集于网络、报纸、杂志等其它媒体,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,请告知我方,本站将立即删除。文章中所涉及个股均不构成投资建议,风险自负!

携手金鼎轩,共享财富盛宴

金鼎团队